河南视窗

公益
河南视窗 首页 公益 查看内容

开封【善读书院】领头雁计划┃王颖:建设“韧性社区”,主力乡村全面振兴

2025-11-2 11:02| 发布者: 小编

 


《建设“韧性社区”,主力乡村全面振兴》学习总结

一、课程背景与核心目标

课程聚焦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的韧性社区建设,旨在通过系统化路径提升乡村社区抗风险能力与内生发展动力。针对当前乡村面临的经济产业单一、社会服务缺失、自然灾害频发等挑战,提出从“被动救助”转向“系统支持”的公益模式转型,强调社区多元要素的协同作用。

二、韧性社区的概念与多维体系

1. 概念定义
韧性社区以增强“抗冲击力”与“快速恢复力”为核心,通过经济、社会、自然、治理四维协同,推动社区从依赖外部救助向自我演进转型。

2. 核心维度

1. 经济韧性:产业多元化(如特色农业、乡村旅游)、品牌化与市场渠道拓展。

2. 社会韧性:弱势群体照护服务、村民互助与应急响应能力提升。

3. 自然韧性:基础设施抗灾能力(住房、饮水安全)、农业适应性(耐旱作物)。

4. 治理韧性:联席会议制度、资源联动机制、预案管理。

3. 系统特性
韧性社区并非维度简单叠加,而是动态交织、协同影响的整体系统,强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反馈机制。

三、韧性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

1. 风险识别与调研
通过村情扫描、参与式调研、社区访谈等方式,全面评估自然与社会风险,为规划提供数据支撑。

2. 共识建立与规划
组织村民会议明确韧性议题优先级,制定“韧性提升行动计划”,确保目标与社区需求高度契合。

3. 小项目切入与能力建设
以村庄微基金项目为载体,促进村民参与和“做中学”;重点赋能村干部、志愿者、妇女等关键群体,提升社区自主管理能力。

4. 机制建立与资源整合
构建联席会议制度、管理预案,联动政府、公益组织、企业资源,形成长效支持网络。

5. 评估反馈与持续改进
建立简易指标体系,定期复盘项目成效,沉淀经验并优化策略,确保社区韧性持续提升。

四、汇丰助力乡村发展的实践与启示

1. 长期投入与模式探索
2004年起,汇丰累计投入超2.5亿元公益资金,惠及5.5万名农户;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,因地制宜探索可持续模式。

2. 战略聚焦与系统支持
2023年成立北京汇丰公益基金会后,持续将乡村社区发展作为核心议题,推动公益项目从“短期救助”向“系统支持”转型。

3. 多方协作与资源联动
强调政府、企业、公益组织的协同参与,形成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的生态体系。

五、建设韧性乡村的意义与价值

1. 风险应对层面
增强社区抗冲击与恢复能力,降低自然灾害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,提升村民安全感和稳定性。

2. 长远发展层面
推动社区从“被动依赖型”向“内生发展型”转型,实现经济多元、资源优化与社会生态文化综合发展。

3. 公益模式层面
突破传统救助型项目的短期局限,建立社区自我演进机制,提升公益项目的可持续影响力。

六、总结与展望

韧性乡村建设是应对风险挑战、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。通过系统化实践路径与多方协作机制,乡村社区可逐步实现“扛得住风险、站得稳发展、走得远未来”的目标。未来需进一步强化社区主体性,推动资源持续下沉,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长效支撑。 郑东启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返回顶部